在頂層設計引領之下,光伏產業鏈價格持續深度調整,近期顯現積極變化。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工信部召開光伏行業制造企業座談會提出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在頂層設計引領之下,光伏產業鏈價格持續深度調整,近期顯現積極變化。第三方行業數據監測和分析機構顯示,以硅料環節為牽引,產業鏈各主要產品價格止跌回穩,市場活躍度提升,新訂單開始增加,光伏行業供需結構優化邁出關鍵步伐。
硅料價格筑底反彈 供需趨穩
作為產業鏈源頭,隨著行業自律舉措逐步落實,硅料價格企穩態勢初步顯現。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以下簡稱“硅業分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多晶硅n型復投料成交價格區間為4萬元/噸至4.9萬元/噸,成交均價為4.17萬元/噸,周環比上漲12.4%。n型顆粒硅成交價格區間為4萬元/噸至4.5萬元/噸,成交均價為4.1萬元/噸,周環比上漲15.2%。
同時,市場成交活躍度也開始有所提升。硅業分會表示,硅料價格漲勢進一步鞏固,相較于此前企業普遍提價但實際成交寥寥的局面,上周成交活躍度顯著提升,約6家企業達成新訂單,整體成交量環比大幅增長。
根據各硅料企業排產計劃,預計市場均價穩步上行的趨勢比較明朗。據硅業分會估算,7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在10.5萬噸左右,8月份產量將小幅增加至11萬噸左右,而同期下游硅料需求也基本維持在11萬噸/月左右,市場暫無新增庫存壓力。
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師陳天朗表示,目前看,供需面尚未出現根本性變化。整體看,多晶硅已從反內卷政策的籌備期,逐步往落實期過渡,其措施將逐步從產能管控往價格矯正升級。后市,隨著成交陸續展開,多晶硅價格或將保持上探趨勢。
中游環節跟漲 成本壓力傳導
硅料價格的持續上行,有效傳導至中游硅片環節,結束了其長期下行趨勢。硅業分會數據顯示,主流硅片產品價格本周集體上揚且漲幅較大。n型G10L單晶硅片成交均價為1.05元/片,周環比大漲22.09%;n型G12R單晶硅片均價1.15元/片,環比上漲15%;n型G12單晶硅片均價1.35元/片,環比上漲13.45%。
硅業分會認為,推動硅片價格上漲主要基于兩方面因素。其一,原材料多晶硅成本持續上升;其二,硅片企業嚴格執行減產降負荷計劃,行業供應顯著縮減,企業庫存降低,提價動力充足。
陳天朗指出,硅片廠商嚴控產出成效漸顯,供需關系好轉,去庫進度明顯提升。另外,在指導價格的強力支撐下,硅片廠商普遍提高報價,以傳導硅料價格上漲的成本攀升壓力,個別廠商將報價上調至指導價格,但行業普遍成交價格尚未提升至指導價格水平。
此輪漲勢亦波及電池片環節。此前一周,電池片主流價格小幅探漲至0.24元/瓦至0.25元/瓦,環比上漲約0.01元/瓦。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認為,由于硅片報價再度上漲,后續電池片價格理應上調以覆蓋成本。長期來看,在政策驅動下,電池片行情有望脫離貼近現金成本的底部區間,幫助廠商重回正常盈利水平。
終端博弈激烈 組件價格持穩承壓
相較于上游和中游的普漲態勢,作為直接面向終端電站的組件環節,價格表現相對持穩。值得一提的是,市場呈現顯著分化格局。
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部分一線廠商的分銷商積極響應行業自律導向,嘗試報漲0.01元/瓦至0.02元/瓦,一線廠商實際成交價格中樞約在0.65元/瓦;然而,議價能力較弱的三線及以外廠商,普遍仍采取低價吸單策略,報價區間低至0.59元/瓦至0.63元/瓦。
陳天朗指出,組件環節的價格博弈最為激烈。終端電站已進入市場化競價階段,電價下調影響了項目內部收益率,導致其對組件價格上行的容忍度極為有限。下游分銷商對漲價接受度低,更傾向于采購低價組件或執行前期合同價格。
展望后市,InfoLink Consulting認為,若硅料高價訂單持續落地,將對硅片及下游價格形成正向支撐。盡管終端需求徹底回暖仍需時日,價格傳導效果有待觀察,但在全行業持續去庫存與主動減產的雙重作用下,長期下行的壓力已獲緩解。未來市場走向的關鍵,將取決于硅料價格能否持穩并延續上行趨勢,以及實際成交量能否有效支撐新一輪的報價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