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16日,由中磨協會秘書長陳鵬帶隊,秘書處一行四人與中國磨料磨具網市場總監劉小雨一道深入山西地區開展調研工作。調研組先后前往了山西晉綱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岳磨料有限公司、呂梁山礦產品有限公司、陽泉中嘉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等會員單位,通過實地考察和座談交流,充分了解當地企業的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
山西晉綱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4日上午,陳秘書長一行抵達理事單位—山西晉綱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段勇向陳秘書長介紹了公司情況并進行了深入交流。他表示,晉綱始建于2003年,憑借對產品精益求精的態度,堅持朝著成為棕剛玉標桿型企業這一目標努力前行。公司自有熟鋁礬土料生產線、四座剛玉冶煉爐及相匹配的制粒生產線,綜合年產能可達8萬噸,能夠實現從原礦石選購到成品砂出廠全環節的產品質量把控。面對當前市場需求下行的壓力,晉綱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思路,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通過精細化管理和市場布局優化等舉措有效應對,保持了穩健發展的態勢。雙方還就原材料供給、棕剛玉市場現狀、出口貿易、當地產業生態等問題進行了座談。
山西太岳磨料有限公司
15日上午,陳秘書長一行來到副理事長單位—山西太岳磨料有限公司,與總經理宋心愿、銷售總監楊林、行政總監王雄等進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宋總介紹,太岳成立于2006年,是山西沁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控股企業,公司主營棕剛玉系列產品,配有六臺傾倒爐和兩條先進的制粒線,具備年產棕剛玉系列產品6萬噸的能力。多年來,公司憑借優質的產品和完善的服務,使“太岳”牌磨料在市場中積累了較高的知名度并遠銷海內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宋總認為,受多種因素影響,棕剛玉市場正處在筑底期,太岳采取了“以穩為先、以精取勝”的經營策略,在保證周轉資金充裕的前提下,精準對接下游分層需求,積極調整公司產品結構,拓展高品質棕剛玉的市場份額,避免陷入同質低價競爭。雙方還就剛玉市場發展趨勢、產學研用結合、海外市場變化、創新驅動、差異化競爭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溝通。
呂梁山礦產品有限公司
15日下午,陳秘書長一行抵達會員單位天津方山礦業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的剛玉冶煉基地—呂梁山礦產品有限公司,在方山礦業總經理王浩然及呂梁山礦產品總經理任震的陪同下參觀了廠區并進行座談。王總介紹,作為一家集團型規模企業,方山礦業根植中國、面向世界,產品覆蓋多種鋁硅磨料和耐材,供應各種類型的棕剛玉粒度砂。結合自身優勢,集團決定在山西建設先進的棕剛玉冶煉線,加工制粒環節則布局在天津這一北方工業重鎮。作為一家2021年底投產的新興企業,方山礦業采用了全新的冶煉生產工藝,將礬土制備與剛玉冶煉兩個環節緊密銜接,大幅降低了能耗,同時有效提升了棕剛玉的品質穩定性,目前公司保持了較快的發展態勢,2024年棕剛玉產量達10萬噸。他表示,集團布局棕剛玉產業,正是看中了其正處在結構調整的窗口期,隨著未來棕剛玉產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方山礦業將依托規模和技術優勢,在市場拓展和品質升級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
陽泉市中嘉磨料磨具有限公司
16日上午,陳秘書長一行與磨料磨具行業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栗正新教授一同來到了會員單位—陽泉市中嘉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在總經理徐邦平的陪同下參觀了廠區并開展座談。徐總介紹,陽泉中嘉成立于2007年,主要從事樹脂砂輪的研發制造,公司成立以來就堅持“品質為王、品牌為先”的發展策略,憑實力拓市場,將目標錨定海外,逐步成長為山西省內規模最大的樹脂磨具出口型企業,自有品牌“CUTOP”產品出口至歐美、中東及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陽泉中嘉勇于突破傳統的經銷商模式,直接對接下游,根據終端客戶的需求進行研發生產,近年來,公司深耕軌道交通切割、打磨和核能應用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也進一步奠定了自身差異化競爭的優勢。在座談中,栗教授針對樹脂磨具研發方向和技術路徑等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雙方還就出口貿易轉向、產業鏈延伸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本次調研對協會及時了解山西地區棕剛玉產業及樹脂磨具發展現狀提供了重要且直觀的參考。在調研中,陳秘書長指出,當前磨料磨具行業仍處在筑底分化、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企業面臨著來自市場需求升級和行業內結構性調整的雙重挑戰。他建議,面對市場快速變化,企業應堅持穩健經營的策略,結合自身特點做好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工作,最大限度的實現降本增效,以增強自身的穩定性來應對市場的多變性。他表示,山西地區是我國棕剛玉生產的重要集聚區之一,多年來,當地磨企對行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很多支持,協會也始終關心山西地區會員企業的發展情況。下一步,協會將繼續做好橋梁紐帶的工作,在中央提出要強化行業自律、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的大背景下,針對行業內低價同質化競爭這一突出問題,聯合各領域各地區的重點企業,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倡導競爭差異化、共同實現反內卷”的系列工作,盡己所能幫助行業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